南港山縱走是臺北盆地東郊的一條綠色廊道,在縱走南段會經過六張犁墓園,
真人百家樂
幾乎沒有人知道,一名北韓年輕刺客埋骨於此,這名刺客被絞死時年僅23歲,他的死,撼動了當年的臺灣與日本政壇。
刺客叫做「趙明河」是一名韓國人,更精確說,是一名北韓人,他遠渡重洋來到臺灣,孤膽單刀行刺日本親王,不幸事敗被捕、魂斷臺灣,死後葬在六張犁刑務所墓園,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名年輕刺客的故事。
圖左:趙明河出身農家,隻身到臺灣行刺久邇宮親王,事敗,埋骨異鄉,留下家鄉年輕的妻子與未滿三歲的兒子。圖右:久邇宮邦彥親王自備皇室DNA、手握陸軍大權,當朝裕仁天皇的岳父,妥妥的日本軍政界巨頭,1929年、遇刺後次年的1月遽逝,享年55歲,死因眾說紛云。
趙明河生於1905年的大韓帝國、就是現在北韓的「黃海南道」,原在郡役所擔任書記,生活算是安樂,但他卻寧可為國家獨立運動獻身,也不願在殖民統治下偷安,於是揮別了家鄉妻兒,隻身前往日本大阪,之後來到臺灣。
在那當時,清廷因甲午戰敗退出朝鮮半島,日本帝國勢力則趁機在島內擴張,不只掠奪在地資源,
捕魚遊戲
還逼退高宗皇帝,且在島內施行高壓殖民統治,許多韓國人群起反抗,掀起激烈的大韓獨立運動。
1909年韓國義士安重根在哈爾濱車站擊殺首任「韓國統監」伊藤博文後,韓國獨立風潮日熾,更鼓舞了趙明河的愛國意識。
韓國高宗皇帝是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、大韓帝國的開國皇帝,1907年日本人逼迫高宗讓位予其子李坧(朝鮮純宗),高宗改稱太上皇,其實是被軟禁在慶運宮(改名德壽宮)。圖/邱求慧提供
趙明河在大阪觀察一段時間後,沒找到報國機會,1927年11月,他來到了同樣被殖民的臺灣,在臺中一家日本人經營「富貴園」茶鋪當雇員;日本老闆知道趙明河是韓人,給他的薪水只有日本雇員一半,被歧視的趙明河忿懟不平,但在愛國心驅使下,他仍然忍耐著、等待著。
1928年初,趙明河從報紙上得知,當朝天皇的岳父、久邇宮邦彥親王即將來臺閱兵,「報國的機會終於來了」趙明河決心,刺殺親王!
上圖:臺中州立圖書館位於臺中市自由路、民權路口,是刺殺事件的案發現場/邱求慧提供 下圖:久邇宮親王遇刺時坐的敞篷車/截自韓聯社視頻畫面
那一年的5月14日上午9點50分,
DG真人
久邇宮親王按既定行程,從臺中州知事官邸出發、前往臺中火車站搭車返回臺北,趙明河一早就揣著短刀,埋伏在臺中州立圖書館的人群裡,眼看著親王車隊浩浩蕩蕩駛來,共八臺車,久邇宮親王坐的是一部敞篷車。
車隊行經州圖書館時,為了要左轉而放慢車速,趙明河抓準時機、猛地從人群中竄出,持短刀刺向親王,車篷擋住了短刀,趙明河一擊未中,又將短刀奮力擲向親王,卻意外刺傷司機,護衛迅速衝撲過來,趙明河被當場逮捕。
刺殺事件的消息全面封鎖,趙明河被捕後一度吞服嗎啡自盡,搶救三天被救回來;案發一個月後的6月14日,當局把趙明河押解到臺北刑務所,才正式公布整起事件,並把這個案子定調為「臺中不敬事件」。
同年7月7日臺北高等法院開審本案,18日依〈危害皇族罪〉判處趙明河絞刑,10月10日行刑前,趙明河留下遺言:「我會在另一個世界繼續推動獨立運動,大韓獨立萬歲!」隨即從容就義,得年23歲,死後,無碑無牌草草葬在六張犁刑務所墓園。
1928年7月18日臺北高等法院宣告死刑,當時的媒體報導,趙明河初聞判決曾掩面啜泣,但很快回復鎮靜,神色堅毅不畏死。圖/邱求慧提供
趙明河刺殺雖未成功,政治後遺癥卻激蕩不已,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引咎辭職,總務長官、警務局長及臺中州知事也跟進辭官,造成臺灣政壇極大震動。
日本當局宣稱,趙明河是因為對工作不滿,又無法歸返家鄉,想要自殺卻心有不甘,才會異想天開刺殺親王,整起案件沒有政治動機。
這樣的說法顯非事實,根據筆者查證,當年6月15日的〈臺灣日日新報〉曾有報導,趙明河被捕後自殺所吞服的藥物,經警方調查是兩年前在大阪買的;由此可證趙明河是「預謀」刺殺親王,本案就是一宗政治暗殺,而且這起刺殺事件也激勵了韓國獨立運動的興盛。
故事還沒完,大難不死的久邇宮親王竟在隔年的1月27日遽逝,官方公開的死因是「急性內臟疾病」,外界卻議論紛紛,許多韓國人堅信,久邇宮是因為被趙明河刺傷的傷口發炎、惡化以致遽然死亡,另有一說是趙明河的刀刃抺有劇毒,讓親王慢性毒發而亡。
親王遇刺後還去淡水打高爾夫球(微胖腹凸者),
DG百家樂試玩
身體似無異狀。圖/邱求慧提供
不過筆者查閱史料發現,親王遇刺後還去淡水打了一場高爾夫球,身體似無異狀,若依此看「受傷中毒」之說,有可能是韓國愛國人士主觀期望的推測。
趙明河壯雖然未酬壯志,卻搞掉一個臺灣總督以及一大堆官員,
TU娛樂城
成為當年臺日重大新聞事件,也寫下一頁刺客傳奇,遺憾的是,現今臺灣很少人知道這起事件,甚至連在地的臺中人也多不知悉。
暗殺行為雖不見容於法律,不過趙明河出於愛國熱血,訣別摯愛的家人、從容赴義,也襯托了他求仁得仁的光輝,只可惜趙明河埋骨之處無從查考,後人只能從不完整的史料裡,憑弔這名愛國刺客的英魂。(本文獲作者邱求慧同意轉載,
娛樂城推薦
全文請看作者臉書,作者為「一山一故事」一書作者,水靈文創出版社出版)
合作金庫銀行臺中分行的前身是臺中州立圖書館,分行門前熙來攘往,卻很少人知道,曾有一名23歲的韓國刺客,在這裡,當街刺殺日本親王。圖/臺中文化資產處
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,文責歸屬作者,不代表本報立場。
文章源自於民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