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坂大輔決定退休,他將在今年球季結束後正式高掛球鞋,結束長達23年、橫跨美日的職棒生涯。松坂對於我們這個世代棒球迷的重要性與影響力,從他的綽號「平成怪物」就足以說明。1980年9月13日出生於東京,1998年率領橫濱高校完成甲子園春夏連霸的偉業,同年底日職選秀會以第1順位加盟西武,隔(1999)年5月16日與如日中天的鈴木一朗上演全日本矚目的投打初對決。Embed from Getty Images事實上兩人在這場比賽之前就已經將對方視為假想敵了。松坂在加盟西武的記者會上直接點名:而一朗在這場比賽也完全燃燒鬥志:這場初對決的結果出人意料,初生之犢的菜鳥松坂竟然在與一朗對決的前3個打席演出三連斬!這是一朗自從1994年菜鳥球季以來第一次在同一場比賽連續3個打席被三振,況且他才在1997年締造連續216個打席無三振的日職紀錄,松坂的三振能力可見一斑。兩人初對決的經典影片如下:1999年以16勝5敗、防禦率2.60拿下洋聯新人王之後,松坂連續3年(1999-2001)拿下洋聯勝投王,2003、2004連兩年拿下防禦率王,2000、2001、2003、2005年拿下三振王,2001年則獲頒象徵投手最高榮譽的澤村賞。身為當時日職最具代表性的投手,松坂選擇在2006年球季結束後透過入札制度挑戰大聯盟。加盟紅襪的前兩(2007-2008)年他分別拿下15勝和18勝,還在2007年成為史上第一位亞洲籍的世界大賽勝利投手,為紅襪拿下世界大賽冠軍。只是從2009年起松坂頻繁進出傷兵名單,2011年6月更進行韌帶重建手術。2012年傷癒復出後,松坂在2012-2014年陸續效力紅襪、印地安人、大都會的3年期間,竟然只拿下7勝、防禦率高達5.21。Embed from Getty Images松坂到底怎麼了?曾任廣島鯉魚隊訓練員、當時任職慶應大學運動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、Fair Play Data公司負責人石橋秀幸,2013年在這篇「ダルビッシュと松坂を科學する」的文章中,從科學角度解析松坂投球的問題:怎麼說?你一定常聽到日本教練、乃至於臺灣教練告誡投手「要善用下半身的力量」,換言之,投手不能只用上半身的力量投球,必須壓低重心,加大跨步的步幅,藉以增加投球動能。當手肘被帶動向前的移動範圍愈大,自然能增加球速,並以手肘為支點,增加投球的轉速。過去松坂在日職時期的投球機制就是一例:如上圖所示,這是2007年9月松坂剛到大聯盟的第1年,他在放球瞬間的投球動作。跨步步幅之大,導致髖關節略低於左腳膝蓋的高度;此外,
線上運彩投注
投球重心之低,軸心腳的膝蓋幾乎已觸及地面。這個投球動作的最大特色,就是右腳膝蓋、腰部、髖部、左膝蓋、左腳踝形成M字形。你不難想像如此壓低重心、大跨步的幅度,對於放球當下所產生的動能;但也不難理解,這樣的動作對於左腳膝蓋及右手肘會造成多大的壓力。除了投球機制外,另一個關鍵在於大聯盟與日職投手丘的差異。一般認為大聯盟球場投手丘的土壤較硬,更增加松坂受傷的機率。當雙腳在投球時不易取得平衡、肩膀與手肘因壓力而過度疲勞,就有可能導致後來一連串的受傷。至於松坂知道自己的問題嗎?或許吧!下圖是他2008年7月放球瞬間的投球動作,下半身從前一年的M字形變成梯形,亦即跨步步幅縮小、身體重心變高,
GK娛樂城
減輕對身體的負荷:如果松坂有意識地改變投球機制,那為什麼往後幾年的成績依舊每況愈下?石橋有兩點看法:當然,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松坂的受傷,一定也會有不同的解讀,但長期以來因為投球機制導致身體的壓力,恐怕是不能避免的遠因。一個對照組是達比修有。相對於松坂,達比修更依賴變化球,這是兩人投球型態的重要差異。雖然松坂和達比修都動過韌帶重建手術,
角子老虎機
但後者在生涯中後期的健康狀態明顯優於前者,除了前述投球型態的差異,大聯盟時期的達比修投球時身體重心明顯較高,跨步步幅較小,甚至他在跨步時兩腳之間的平行距離較開,這些都能減輕投球時身體的負擔。這種「重心較高、步幅較小」的投球方式,對於擅投變化球的達比修而言,其實不影響他投滑球、卡特球、快速指叉球的威力;至於球速雖然因此而下滑,但這就必須靠身體的旋轉速度來彌補,
運動彩券
因此,加強肌力就成為達比修的必要功課。石橋認為,達比修與松坂對大聯盟、尤其是投手丘的適應能力,決定了兩人長期發展孰優孰劣。Embed from Getty Images重複前面的一句話,
金旺5298娛樂
造成投手受傷的原因林林總總,除了跨步步幅與重心高低之外,投手所使用的球種、投球手肘與手臂擺動與扭轉的時機,都是投球專家經常探討的問題。或許我們不能將松坂的受傷完全歸咎於前述M字形的問題之上,但上述投球動作對手肘與自由腳膝蓋的負擔,確實值得思考。回到前面一朗與松坂對決的話題,兩人從日職到大聯盟的投打對決屢屢引起球迷注目,但又在2006、2009年連兩屆WBC並肩作戰。這種長期站在同一水平、亦敵亦友的關係,棒球史上確實不多見。而一朗在聽聞松坂即將退休後有感而發的這段話,或許就是松坂職棒生涯最大的肯定: 延伸閱讀:松坂大輔,最神秘的『子彈球』(Gyroball)揭秘繼『子彈球』之後,
運彩投注
松坂大輔再度引發大騷動的『新魔球』如何攻略全盛時期的鈴木一朗?前紅襪教頭:「專心對付其他8名打者」34歲的達比修有,引爆美國專家熱議、MLB生涯最無解的「有夠變態球(YuFilth)」 【張尤金】2007年開始棒球寫作,曾任「聯合新聞網」及「Yahoo奇摩運動」特約作家、「美國職棒雜誌」外稿作者、「鏡週刊」專欄作家,目前是「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」榮譽名人堂專欄作家,也是本站第一位人氣破千萬的作者。所著《天才的人間力,鈴木一朗: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》一書,業於2021年5月5日上市,締造「上市首日即再刷,再刷兩日又再刷」的銷售成績。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?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、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!,